另一方面,ZOZO集團考慮讓ZOZOUSED作為顧客衣物退場戰略的一環,收購顧客不穿的衣物,發揮線上古著二手買賣網站的功能。
台德也簽署「轉型正義」合作意向書 除此以外,台灣也在本月由駐德代表謝志偉與德國駐台代表王子陶在柏林史塔西檔案局(東德共黨政權專門負責監控、審訊人民的國家安全局)簽署「轉型正義共同合作意向書」。謝志偉與王子陶12日在柏林正式簽署「台德互換駕照程序共同意向書」。
10年前,持台灣駕照者開始可以在德國換駕照,不過仍須參加路考,因為德方認為台灣的駕照考試缺乏實際道路駕駛能力的測驗。雙方將在國際層級的轉型正義領域進行交流,強化雙方人員互訪並共同發展相關計畫方案,早日完成台灣「轉型正義」工程。當年7月,德國聯邦交通部官員正好訪台,實地了解台灣的新作法。駐德國台北代表處表示,這份合作意向書是政府各單位多年努力成果,從2016年文化部長鄭麗君訪德並在謝大使的陪同下拜會史塔西檔案局局長楊恩建立起良好關係,迄今4年間,在我外交部及文化部居間協助下終於簽訂。德國正式承認台灣駕照,近期上路 今年初,謝志偉向德方說明台灣道路駕駛測驗的方式,並指出住在台灣的德國人也可受惠,成功說服德國交通部和16個地方的邦政府同意與台灣免試互換駕照
德國正式承認台灣駕照,近期上路 今年初,謝志偉向德方說明台灣道路駕駛測驗的方式,並指出住在台灣的德國人也可受惠,成功說服德國交通部和16個地方的邦政府同意與台灣免試互換駕照。駐德國台北代表處表示,這份合作意向書是政府各單位多年努力成果,從2016年文化部長鄭麗君訪德並在謝大使的陪同下拜會史塔西檔案局局長楊恩建立起良好關係,迄今4年間,在我外交部及文化部居間協助下終於簽訂。而史料分析上,學生則需要根據史料的來源、目的和內容等,對其進行優點和缺點的分析。
這個環節是要訓練學生跳脫框架,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分析。以二二八事件為例,學生可能需要閱讀二二八事件受害者的遺書、陳儀寫給蔣介石的電報、行政院頒布的《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以及關於二二八事件的照片。對台灣家長而言,IB教育如此吸引人的地方,除了被世界各大高等機構認可以以外,其課程中部分學分甚至可以直接折抵美國大學學分。【考卷一】 第一張考卷和小論文開頭相似──史料分析,學生需要根據三份不同史料的節錄和一張圖片來分析特定歷史事件。
第三題同小論文的史料分析,要求學生對其中一份史料的出處、目的和內容,來評論該史料在歷史研究上的價值和侷限。從課程內容上來理解,本小節將以IB歷史課的評量方式、課程內容以及上課方式出發,探討IB歷史課程為什麼如此困難,並解釋其訓練之能力。
兩者可能都認為二二八事件的導火線是查緝私菸,但是前者也許會認為國民政府為了肅清本省人而鎮壓,而後者可能推判當時國民政府是畏懼民眾失去控制而鎮壓。以上述主題為例,在該小論文研究中,就是要論證「科索沃戰爭為什麼是種族衝突導致的」。以論說文的架構為底,學生得提出論點與反論點(counter argument)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學生需要比對兩份史料對某一歷史事件的認知。
第二題則要求學生從考卷所提供的圖片中,解讀出可能的兩項資訊,基本上就和第一題相似,但是是從考驗學生理解圖片涵意的能力而小論文的核心,也就是研究的部分,則是學生在解析不同史料後,對其訂定之主題進行論證。第一題問題的形式為「根據史料A的內容,一位歷史學家可以獲得關於某事件的什麼認知?」延續上述案例,讀者可以思考,歷史學家能從二二八事件受害者的遺書中獲得什麼相關資訊? 第一題測驗的是學生解讀史料的能力,也可以說是閱讀能力。像是一份史料是否帶有主觀偏見,或是認知不全的侷限等。
比起哲學的7%、人類學的11%和經濟的12%,在歷史課上拿到滿級分的學生可謂鳳毛麟角。其架構分別是史料選擇和分析、小論文研究以及反思。
前者為研究作業,後者為課堂考試。這個環節是學術寫作,主旨在訓練學生透過解釋不同史料來論證自己的主題。
學生需要在一小時內閱讀完三份各約兩頁A4長的節錄,並回答五則問答題。最後則是反思,要求學生解釋他在撰寫小論文時的種種情況,像是撰寫前後對於該主題的認知、對於歷史研究過程的學習(自己是否帶有偏見)或是對於自己論述的侷限分析。根據一份2011年的報告,在該年4000位IB畢業生中,錄取常春藤名校的機率為10%-31%,高於整體錄取率3%-13%不等。從課程內容上來理解,本小節將以IB歷史課的評量方式、課程內容以及上課方式出發,探討IB歷史課程為什麼如此困難,並解釋其訓練之能力。舉例而言,假如學生要研究「種族衝突如何導致科索沃戰爭」,讀者可以選用科索沃戰爭倖存者的口述(一手史料)、某大國對科索沃戰爭事件的研究報告(二手史料)等來研究此主題。第三題同小論文的史料分析,要求學生對其中一份史料的出處、目的和內容,來評論該史料在歷史研究上的價值和侷限。
兩者可能都認為二二八事件的導火線是查緝私菸,但是前者也許會認為國民政府為了肅清本省人而鎮壓,而後者可能推判當時國民政府是畏懼民眾失去控制而鎮壓。在史料選擇的部分,學生需要選定多項用來研究自選主題的史料。
這個環節是要訓練學生跳脫框架,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分析。以論說文的架構為底,學生得提出論點與反論點(counter argument)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第二題則要求學生從考卷所提供的圖片中,解讀出可能的兩項資訊,基本上就和第一題相似,但是是從考驗學生理解圖片涵意的能力。這樣的能力也可以套用在媒體識讀上,使學生能判斷不同媒體所提供的資訊,並分析其內容。
以二二八事件為例,學生可能需要閱讀二二八事件受害者的遺書、陳儀寫給蔣介石的電報、行政院頒布的《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以及關於二二八事件的照片。這個環節,呈現了IB歷史課程的核心價值之一:解讀史料內容,並對其做出分析。在這個環節,基本上不需要過多的思考或解讀,主要是確認學生能夠吸收史料的資訊。例如:陳儀對蔣介石的電報只能展現陳儀想要呈現給上級的觀點,其價值在於它可以彰顯當局者對二二八事件的認知,並用來解釋後續鎮壓的根據,但它卻不一定能呈現二二八事件爆發的真實來龍去脈。
延續二二八事件的討論,二二八事件受害者的遺書和《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可能有些異同之處。透過這篇文章,筆者將以自己研讀IB課程的經驗,和讀者們分享IB公認最難的一門課──歷史課程,希望藉此讓讀者理解為何世界各個大學這麼看重IB教育。
對台灣家長而言,IB教育如此吸引人的地方,除了被世界各大高等機構認可以以外,其課程中部分學分甚至可以直接折抵美國大學學分。除此之外,接受IB教育的學生的名校錄取率也高於平均值。
【考卷一】 第一張考卷和小論文開頭相似──史料分析,學生需要根據三份不同史料的節錄和一張圖片來分析特定歷史事件。就上述例子而言,讀者可以推論,倖存者的口述可能只涵蓋他個人的片面觀感,而無法展現整個科索沃戰爭的導火線,因此這個史料可能在整體研究上是有侷限的。
而史料分析上,學生則需要根據史料的來源、目的和內容等,對其進行優點和缺點的分析。Photo Credit: public domain 在緝菸事件後包圍台灣省專賣局的抗議群眾。以上述主題為例,在該小論文研究中,就是要論證「科索沃戰爭為什麼是種族衝突導致的」。評量方式 IB歷史課程的評量方式皆為論述寫作,其評量標準有四項:一份2200字的小論文以及三份內容不同的考卷。
國際大學預科文憑(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以下簡稱IB)為高中後兩年之國際教育體系,其知名度在台灣逐年增長,不只私立國際學校採用其制度,連台北市立西松高中也正在申請IB課程的授權中。在整個研究的過程,老師是扮演指引學生的角色,小論文內容的撰寫以及資料的蒐集都是學生獨力完成。
從數據上來說,在今年(2019)五月的IB大考中,只有不到2%的學生在歷史這門課拿了七級滿級分。第四題則是比較與對比。
學生需要比對兩份史料對某一歷史事件的認知近期因為自稱是中國間諜的王立強,在澳洲媒體上表示,中國試圖影響台灣選舉,用各種花招滲透台灣,讓原本已經胎死腹中的防範外國勢力討論又再立法院死灰復燃,但究竟反滲透,是怎麼個反法? 現在的《反滲透法》在講什麼? 《反滲透法》草案全文共12條,要防範的主要是境外敵對勢力(中共)對台灣民主政治運作及影響選舉,例如介入公民投票、總統大選、對政府機構遊說。